第(3/3)页 “不清楚。”粱鹳穑耸了耸肩,小声回答道:“当时我们正在搬运尸骸,穆鸪就来了,啥也没说,就是摘了一枚草叶,吹起了曲子----” 话音未落,左前方传来了不悦的低声呵斥:“那边的,给我闭嘴!” 粱鹳穑仗着身边有秦禝,两位校尉坐在其一起,狐假虎威似的瞧了一眼对方,却猛然发现左前方的那人,居然是军中的一营队的营校尉,赶紧又低下头来。 营校尉可比秦禝这些校尉军职高一大级,粱鹳穑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便再次将目光投降不远处那位穆鸪,安安静静地听着那草笛曲。 曲子,柔美悠长,但明显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悲伤,曲声所描绘的,仿佛是一种咫尺天涯、再难相见的分别。 这让在场的边军士卒士卒以及青壮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不,秦禝亲眼看到,那几名坐在边军士卒士卒当中的高大青壮,有的眼眶含泪,有的抬手拭泪,让人很难想象对方也是身高八尺的男儿汉。 不过,秦禝却感觉自己能够理解他们,因为在听着那悲伤的曲子时,他难免就想到了此刻近在家中的嫂子和小萝莉,想到了她们娘儿俩期待他安然无恙返回的期盼,同时也联想到了,那些已战死在这定远城的士卒,他们的家人在得知噩耗后的悲伤。 那种悲伤,是不是就像那曲子里所描绘的那样呢? “穆鸪将军……原来是在缅怀那些战死的士卒们。” 秦禝暗暗说道。 不得不说,他来地有些迟了,没等他坐下多久,穆鸪便已吹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将草笛从嘴边移开了。 一曲告终。 而对此,附近的边军士卒士卒们与青壮们皆有些不舍,不约而同地用期盼的目光望着那位穆鸪,希望能够再聆听一次那优美悲伤,能让他们产生极大共鸣的曲子。 可让他们感觉有些遗憾的是,那位穆鸪,将那只捏着草笛的手垂了下来,开口向他们说了一句话,一句让他们颇为意外与吃惊的话。 “本将知道,在场的诸位,有绝大多数此刻都在茫然,茫然于诸位究竟为何而战,那些牺牲的人,又是为何而牺牲----” 当听到穆鸪坦诚说出这句时,在场诸边军士卒兵将们,绝大多数皆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是的,他们的确是在纠结这一点,谁让这场体现夏国意志的战争中,仅看到他们边军士卒这些夏人在浴血奋战,为此牺牲无数,却瞧不见任何前来救援的军队?夏国的军队又不是只有他们这些人! 因此,他们心中会有狐疑也在所难免。 这一切,都合乎情理。 四周,寂静无声,所有的边军士卒士卒皆默默注视着那位个子并不高的穆鸪将军。 而就在这时,穆鸪再次张开嘴,郑重地说道:“不错,你们的确是在为你们心中的夏国而战,------让本将不能理解的是,为何你们会有那样的抱怨?难道你们不是夏人的一份子,不是我大夏的一份子么?!为国家而战?为同胞而战?难道这有什么不对么?!” 这巧妙的反问,让在场诸边军士卒士卒们心中一愣。 “国家?” “同胞?” 诸边军士卒的兵将们和青壮面面相觑。 他们原以为穆鸪会向解释这场仗的原因,没想到,这位穆鸪居然用这种语气强烈的反问,仿佛是在严厉地质问他们。 可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边军士卒士卒们在听到这句严厉的质问后,非但没有生气的情绪,反而有种莫名的慌乱,仿佛他们真的是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似的。 环视了一眼众边军士卒兵将,穆鸪缓了缓语气,正色说道:“本将,不会说什么感谢诸位的话,因为在本将看来,你们本就是夏人的一份子,为国分忧,这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本将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作为一名夏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应得的待遇,或许青史不会记载诸位,但是本将会记得,国民会记得,我大夏安平二十九年在抵御西胡进犯的战役中,那支阻碍了西胡二三十万大军的士卒,那些英勇作战、慷慨赴死的士卒,来自于我大夏的边军!!--------后人会尊称你们为,为国捐躯的勇士!……这个称呼,诸位可满意?!” “噢!” 一名边军士卒振臂高呼了一声。 听闻此声,附近的边军士卒亦纷纷振臂,呐喊附和。 那冷不丁的呐喊,吓得那些青壮一脸惊容地四下观望,想不懂这些人究竟是犯了什么毛病。 “居然-----” 秦禝望了眼自己的右手,自嘲地笑了笑。 记得片刻之前,他还在为这件事而纠结,但是此时此刻,听了那位穆鸪的话,他豁然开朗。 是啊,若是作为一名军人,为国家而战,哪怕牺牲再多,又有什么呢? 想到这里,他握紧拳头,亦振臂挥舞起来。 见此,穆鸪挥挥手示意了一下,示意诸兵将收声。 诸边军士卒兵将们猜到这位穆鸪将军仍有话要说,遂陆续地收了声音。 而就在这时,穆鸪对面响起一句悄兮兮的问话:“穆将军,真的没有赏赐么?不是说打了胜战有犒赏的么?” 包括穆鸪在内,在场诸边军士卒兵将都愣住了,随即哄堂大笑,使得气氛更为回暖。 “你这蠢货!”秦禝狠狠地一拍身边粱鹳穑的脑袋,心说:穆鸪将军正在开导我军,你这二货胡乱插什么嘴啊? 不过穆鸪倒是不在意,或者说,他觉得粱鹳穑插嘴后的气氛变得更好了。 “唔……”只见穆鸪故作沉吟了片刻,问粱鹳穑道:“你要什么赏赐?” 可能是没想到穆鸪会询问自己,粱鹳穑颇有些受宠若惊,抓抓头讪讪说道:“最好能有个百来两银子什么的。” “百来两银子------” 大家都是十分熟知物价购买力的边军士卒,目瞪口呆地望向粱鹳穑。 要知道在夏国,百两足够一户人家非常滋润地过上一年了。 可让诸边军士卒兵将们意外的是,穆鸪闻言竖起三根手指,笑着说道:“本将给你们三倍!” “三、三百两?” 在诸边军士卒士卒惊地倒吸一口冷气之余,粱鹳穑亦是瞠目结舌。 他连忙又说道:“将军,可不可以分我们几亩田地。让我们回家之后,也能生养着下去?” 穆鸪略一思忖,直接笑骂道:“你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武官了!怎么这般没出息。要是胡人退了,本将加赏你三倍土地!” 还没等满心欢喜的诸边军士卒兵将们反应过来,就见粱鹳穑瞪大着眼急迫地说道:“穆鸪将军,卑下尚未婚娶,能不能分个女人给咱?” 穆鸪点了点头,竖着三根手指,更是大笑着说道:“好,本将也给你们三倍------你以为本将会这么说么?!” 诸边军士卒士卒哄堂大笑,皆好笑地望着粱鹳穑,却见粱鹳穑颇有些郁闷地撇了撇嘴。 “这小卒,有点意思------” 打量了几眼粱鹳穑,穆鸪笑着说道:“此事,本将可不能给你做主,不过,你若是自己有本事拐走几个女人,只要不强迫对方,不做出败坏我边军士卒军纪的事,本将非但不会阻拦,还会另外给你一份庆贺婚娶的分子钱。至于这钱拿不拿地到,就看你自己了。” 诸边军士卒兵将们哈哈大笑,不出意外的话,粱鹳穑这回可是出名了。 而此时,穆鸪将目光投向了那些青壮,对他们说道:“本将不会忘记边军士卒的贡献,同样也不忘记诸位。-------在军势浩大的西胡人面前,诸位坚定与站在本将这边,与边军士卒的士卒们一同携手作战,本将不会忘记那些在此战中牺牲的勇士。------或许有人会担心本将过河拆桥,在打败了西胡人后,便背弃了与诸部落的盟约。那么在此,容本将再次重申一遍,本将以及本将身背后的大夏,也绝对不会忘了大家的贡献和功劳!” 这些青壮听了之后也随着欢呼起来,而他们的欢呼,亦感染了边军士卒的士卒们! 因为己方出现大量人员伤亡而导致的士气低迷情况,自古以来就比比皆是,哪怕是某些为了国家、民族等大义而踏足战场前去打仗的军队亦不例外,更何况是本就不是军卒的青壮。 但穆鸪却通过一支草笛曲,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再次抓住了边军士卒与青壮的心,并且振奋、鼓舞了两者的士气,这在许多人看来都感觉很不可思议。 而最让众人感到心悦且荣幸的,还是穆鸪与边军士卒的对话。 当时,穆鸪用一句幽默的话调侃了粱鹳穑,这让在场的诸边军士卒们感到一种很新奇的感觉:原来,这位统帅全城军卒的大将并非是一直高高在上,他其实离我们很近。 正是有了粱鹳穑的打岔,随后南城墙这边的氛围变得非常好。比如,当穆鸪鼓励完诸兵将,准备回军帐时,便又有一名年轻的边军士卒鼓起勇气,出言恳求这位穆将军再吹一遍方才的曲子。 可能这名士卒是像秦禝一样,都是在曲子告终时这才闻讯赶来,希望能听一遍完整的。 当然了,也可能是纯粹喜欢那支曲子。 但无论怎样,这个提议,得到了在场所有边军士卒与青壮们的普遍支持。 其实,穆鸪无所谓再吹一遍那支曲子,毕竟再吹一遍又有什么?但是,他却忍不住想逗逗那些边军士卒们,故意望着早已暗沉下来的天色,犹豫说道:“再吹一遍倒是无妨,不过,眼下天色已暗,诸位还未清理战场……” 果不其然,听闻此言,附近的边军士卒们不禁有些失望。 而就在这时,罗得韬可能是猜到了穆鸪的心思,在远处高声喊道:“穆将军,您就再吹一遍吧。-----将军放心,待会末将就是下令点火把,也会叫这帮兔崽子在今夜前打扫完战场的。” 附近众边军士卒微微一愣,随即纷纷起哄。 见此,穆鸪也不矫情,笑着说道:“好,既然罗将军将为你们保证,本王便再吹一遍。-------对了,跟着哼。” “喔喔——” 众边军兵将们欢呼起来。 此后,穆鸪又吹了一遍,而那些边军士卒,甚至是青壮,这次也如穆鸪所言,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希望能将这支优美的曲子牢记在心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