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存者多是老弱,年逾五旬者过半,十五岁童子亦充数,拉弓不及五斗,执枪难稳。 前次,抗欲加固代州城垣,求拨砖石,转运使答曰“国库空虚,暂候”;求发冬衣,吏曰“先供内廷”。 边民见此光景,皆曰:“官军不如盗匪,金贼来了,或尚能活。”民心如此,何以死守? 抗每念及此,寝食难安。 金贼眈眈,边军如朽木,若朝廷仍视若罔闻,不发粮、不换甲、不惩贪、不增兵,一旦金骑南指,河东必土崩瓦解。 抗愿以死明志:所言句句是实,若有虚言,甘受腰斩! 某每夜登城,见北方星火渐密,知金人旦夕必至。 然军无饷、甲无片铁、卒无斗志,某纵有三头六臂,亦难挽狂澜。 伏望官家泣血奏请,发内帑充军饷,调良匠修器械,否则河东路必为金人牧马之地! 史抗再叩—— 字迹至此,忽见数点晕染,似泪痕又似血渍。 “该死的狗朝廷,我杀你全家!”石勇听人念出来后愤怒异常,眼睛通红。 众人皆是气愤难耐! 一时死寂,只有烛火噼啪作响,每个人心里都像压了块石头。 史抗的焦急,他们懂,可朝廷的冷漠,更让人心寒。 李骁接着看第三封信: 宣和七年十一月初十,代州城破前一刻。 稽古、稽哲吾儿: 展信时,父恐已在阵前。 今晨金贼攻城,炮石如雷,城堞崩摧。 某登楼而望,见义胜军竟在东门竖降旗,引金骑入城,某早知其不可恃,却奈朝廷不听,痛哉! 汝母已自缢,勿悲。 爹守代州三载,上言百次,终无援至。非爹不力,实朝廷抽尽边骨,徒留空壳耳。 今士卒持木棍迎敌,饿极啮雪,冻极抱石。 他们在死战,为大宋,为百姓,爹岂能独生? 某少时读《春秋》,知“君辱臣死”;今为宋臣,守土有责,断无屈膝之理。 汝二人突围,若有幸得脱,切记:勿念家仇,当念国恨。 金贼残暴,所过之处白骨盈野,汝等若能南奔,见张孝纯府尊,可告之代州之失,非战之罪,实乃积弊难返,军无饷则散,器不精则溃,吏贪腐则民叛,此三者,非一日之寒也。 某占卜六壬,知今日必殉国。 然死得其所:生于斯,守于斯,葬于斯,乃吾幸也。 汝等若遇南逃士卒,可告之史抗虽死,代州尚有热血未冷。 若朝廷能幡然醒悟,整武备,黜奸佞,终有驱金贼之日。 刀声已近,不多言。 汝等切记:生为宋人,死为宋鬼,勿负家国! 汉人之骨,不可弯;大宋之土,不可失。 若有来日,必复我河山! 父史抗绝笔 (信末有血指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