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起统兵的大将们,甚至老兵的问题还要严重几分,各军的战斗力全都非常依赖于老兵。而现在这批老兵大都快当了小二十年兵了,从前燕就开始当兵的大有人在。 就是最早一批的江淮老军,也多在四十上下了,毕竟李四自己都年过而立,三十出头了。 所以长安方面的战略,李四觉得完全可以接受,并且愿意全力襄助。大唐已经因为内耗失去很多时间和机会了。 李元徽在送往长安的奏表之中直接表态,你三哥就是咱大唐现在的扛把子,你说咋干兄弟我绝没二话。 李三当众让中书侍郎姚懿在大殿之中当着一众朝臣和心腹的面,宣读了这份齐王奏表。 一众当初对齐王的态度有所疑虑的朝臣们直接被打脸了,全都表示陛下英明,您跟齐王殿下你们兄弟感情是真好. 朝臣们有疑虑其实也是常事,毕竟年前这个时候东宫和晋王府还因为一些事争的不可开交呢。 但现在皇帝和齐王这哥俩就完全不一样了?太上皇在位的时候齐王好像也没这么好说话啊。 而在更早的一些时候,江东的军队同样开始了集结,在汉军出邺城之前,率先出兵,十万大军从建邺出发,一路沿着长江而上经过濡须水进入了巢湖,并征召此前叛唐的庐江诸豪强,合兵两万,共十二万人,准备进攻合肥。 不久之后,十二万汉军从邺城出发,经过滏口陉进入并州,同时还有三万汉军从井陉进入并州,目的地同样是晋阳。 刘玄机在率大军入并州之前,留下了司徒、尚书令刘道和留守邺城,司空、镇军大将军田弘嗣督冀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苏定边驻守枋头,节制淇水诸军。淇水一线,仍旧保持了三个开府军,三万七千余人。 李三郎在听到北汉皇帝刘玄机亲征之后,封长子李承诲为晋王,监国事,以司马修业为东都留守,次子李承谨荆王,随驾出征。 宣布完了任命之后,当即有大臣站出来说话了:“陛下,皇长子既是陛下与皇后的嫡长子,且仁孝聪慧,敏而好学,正该立为太子,以正国本,臣以为陛下当以皇长子为嗣” 这個时候,这一番话,让大殿上鸦雀无声。 甚至李三郎都有些诧异。 。 但这个建议被李三郎当庭驳斥了。 “武德六年,朕与太宗、齐王兄弟三个已经定下盟约了,封之于金匮,兄弟相承,朕的儿子如今哪有什么功绩?怎么当太子?皇位我百年之后,那是要传给齐王的” 那御史却反驳道:“如果说有功绩的就能立为太子,作为储君,那自古以来的礼法制度难道都不要了吗?臣以为齐王虽有大功于国,但礼法制度不能乱,乱,国家的传承就要出问题,臣以为此盟约可废之.” 李三郎面露不悦之色,斥责道:“如今大敌当前,你难道是要离间我们兄弟之情吗?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