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东出-《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3)页

    但要是从功绩、威望上来说,就有些不够了。

    若只是让他作为主帅之一,去分一杯羹,好像也不合理。毕竟作为未来继承人,还是在长子。而且也容易影响战事。

    在被裴弘德说过之后,李源觉得一切都要以能战胜敌人为前提。

    所以李源很犹豫,该如何处理兄弟几个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父子关系都够他操心的。

    随后他就想到了尚书左仆射裴弘德,上次及时劝他出援兵支援颍川战场就是裴弘德帮他下的决心。

    所以这次李源直接来到尚书省,跟正在当值的裴弘德进行了一番谈话。

    李源旁敲侧击的讲出了自己的顾虑,大概就是这几个儿子如今战功赫赫,但大郎却是积功甚少,若是要立大郎为世子,担心其他几个兄弟不服云云。

    裴弘德却给出他一个全新的选择。

    “唐王何不率军亲征?若非如此,克服东都之功绩,便在诸位郎君之手,届时功高难赏,而军中也不知道还有唐王了”

    裴弘德这一席话算是说中了李源最为核心的利益诉求,甚至是李源自己都没想到还应该又这些顾虑。

    为什么李源一个还没权臣,还没开始走禅让流程呢,就敢把十几万精锐大军交给别人统御?

    因为这个别人本质上来说就算不上别人。

    不是宗亲,不是亲信,不是同乡什么乱七八糟,而是嫡亲儿子。

    这才是他敢于把军权交出去,甚至连个监军都没有,也不担心前线的将领们胡搞一气。

    但裴弘德这一席话却让他想明白很多事情,那就是他作为执政者,几乎可以肯定要接受小皇帝禅让,然后建立新朝的。

    如果作为皇帝来看,军队只知道将领,而不知皇帝,这无疑是很危险的。

    同时他也想起袁姓术士的话来,那就是晚年可能为子所欺。

    若是等几个儿子打下洛阳,两都在手,这立国之战都不是他指挥的,难免会有损他的威信。

    于是在裴弘德的点拨之下,李源又一次悟了。

    决定这次洛阳之战,他要亲征。

    毕竟对于如今的西燕所统属的诸部大军之中,他的控制力确实没那么强。

    关中的中军经过了一些列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了整编,是目前西燕最为核心的军队,除了负责拱卫长安、关中,还是对外征战的主力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