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关中现在又中外军十几万人,你派个几万援兵去支援行不行? 以江淮的粮食存量,几万援兵也能供应的了。同时也不影响关中的大局。 这还有什么可迟疑的? 从道理上来说,他其实很认同二郎的话。 但李源算的帐,跟二郎大郎算的有些不同。 他现在所要想的,可不单单是收取洛阳,平定天下。还有他这几个儿子的问题。 还在蜀中的时候,他遇到一个姓袁的相士。给他相面卦算,无有不中。 但同是也隐晦的提出了,他虽然有至尊之相,但晚年去可能会被子嗣所欺,且有子孙相残之忧虑。 这些话他倒不是全都相信,但眼下的诸子局势,却让他不得不做预防。 二郎三郎四郎,各自统兵,都不是善于之辈,也都有功在身。 到时候天下混一,诸子之间必定会因为储位而起争端。大郎虽然功绩不显,却是他最为属意的人选。 且废长立幼,也是取祸之道。 眼下虽然他还没坐上那个位置,但那个位置,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而天下还未一统,手握重兵的几个儿子,还要他们打天下。 但也要防着他们把天下打成他们自己的。 当爹的都希望儿子有本事,可若是儿子太有本事了,当爹的也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