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梓妍的强势,胡思维领教过,京台很多人都领教过。 但是这一次的谈判,胡思维觉得陈梓妍的判断肯定失误了。这不是讨价还价的问题,而是原则性的问题。 京台就从来没有给哪个演员开过收益分成这件事。 任何一部剧,京台可以给这个演员超出市场水平的酬劳,但从来没有给过收益分成。 这是两个概念。 一锤子买卖和长线分成的概念。 但是,想要让这部剧拍出来,胡思维还必须硬着头皮去把陈梓妍的要求跟上面汇报。 胡思维的上头不是蒋兰,推动这部剧的人是徐斌。 胡思维能成为《十七层》的监制,就是徐斌在背后使力气,让京台在这部剧的势力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当胡思维把陆严河写的第一集剧本和陈梓妍的要求交给徐斌以后,胡思维以为徐斌会直接骂一句“做她的春秋大梦去!” 这是徐斌的口头禅。每当别人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时,他就会骂上这么一句。 但是这一次胡思维却没有听到这句话。 他看到徐斌的神色陷入了沉默和思索之中。 胡思维一愣。 难不成徐斌竟然还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吗? 真的假的? 胡思维匪夷所思地看着徐斌,被他这不同寻常的反应给弄懵了。 - 陆严河并不知道陈梓妍跟京台他们是怎么谈的,只是在三天之后,胡思维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告诉他,京台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8%的收益分成?”陆严河惊讶地看着胡思维。 胡思维问:“你不满意吗?” “不是,这个收益分成……是怎么回事?”陆严河问。 胡思维更震惊了,问:“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陆严河摇摇头。 胡思维深吸一口气,说:“是陈梓妍提出的要求,片酬+编剧酬劳,200万元一集,10%的收益分成,最后按8%达成了一致。” 陆严河震惊地看着胡思维。 陈梓妍竟然帮他谈成了这样的待遇? 胡思维见陆严河脸上惊讶表情不似作假,问:“难道你经纪人没有跟你说吗?” 陆严河摇头,“这些事情,梓妍姐也不会专门告诉我,都是她在谈,谈妥了要签合同的时候才会跟我说。” 胡思维神色有些复杂,沉默数秒,说了一句:“你有一个好经纪人。” - 关于这部戏,陆严河想了很久,《屋檐下》要改成什么名字比较好。 用《老友记》吗?但是,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来自于老友记,除了开头用了《老友记》的开头之外,后面的人物关系和故事都并不一样。 而且,这六个人也并非老友,取这个名字的话,有点文不对题。 《生活大爆炸》就更不合适了。这个名字是来自于剧中几个主要角色,除了霍华德,都是物理学家,取自宇宙大爆炸。 一个好的名字,对一部想要做成经典的系列剧很重要。 要既简单,又有自己的特征。 在带着写好的两集剧本去京台开会的路上,陆严河看着外面林立的高楼大厦,玉明的繁华映入眼中。 《繁华人生》? 这个名字从陆严河脑海中划过。 不行。 马上又否认了。 虽然这是一段发生在繁华都市中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一点都不“繁华”。 《车水马龙》? 文绉绉的,像个年代剧。 陆严河沉默地看着窗外,感受到了取出一个好名字的困难。 - 这一次在京台的会,主要是跟内容有关。 作为编剧和核心演员,陆严河第一次得到了一部戏的话语权——并非别人因为他红或者是主角而听从他的意见,而是从一开始就需要他的意见。 京台,陆严河已经来过好几次了。 但是,他还挺少到行政区域来的。 这一次,陆严河跟陈梓妍成立的灵河影视制作公司将作为共同的制作方,参与到这部剧的制作中。 陆严河的片酬和编剧稿酬是分开签的,前者要跟星娱经纪公司分成,后者却不用的。 陆严河只是跟星娱经纪公司签了演艺方面的合约。 8%的分成同样是约定以编剧的身份获得的,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 马副总知道了这件事,颇有微词,不过没有人在陈梓妍面前说些什么。 毕竟陆严河签的这个合同,片酬那部份是市场价,没有刻意压低价格,挪到编剧稿费上。 而收益分成……这事以前压根就没有在电视剧演员身上发生过。 只不过这件事在星娱却传开了。 陆严河给京台写了一个剧本,拿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待遇。 而在星娱传开这件事,意味着这件事很快就会在演艺圈扩散开来。 陆严河暂时还没有收到别人的询问。 他今天到京台是为了讨论主创人员的阵容的。 只是,没想到,他还没有走到会议室,就被蒋兰截住了。 “蒋台。” “小陆啊,你今天来京台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呢?”蒋兰笑容满面地将一只手搭在了陆严河的肩膀上,以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亲密,旁边有京台其他人看着,“你们的会还有一会儿吧?到兰姐那儿先喝杯咖啡。” 陆严河确实是提前到了。 他没有想到蒋兰竟然会在半途把他截走。 陆严河想说这不太好吧,但脑海中又冒出陈梓妍跟他说的“不用表现得太配合,京台那些人就是这样,你越狂,他们越觉得你有本事,你越谦虚,他们越觉得你垃圾”。 于是,陆严河点点头,跟着蒋兰走了。 当会议室里的胡思维听说陆严河被蒋兰给截走了以后,气得跳脚。 “蒋兰这是想要做什么?!” 他急冲冲地去找徐斌了。 - 蒋兰给陆严河煮了一杯咖啡,端到他的面前。 “自从《十七层》杀青以后,我们就没有见过了。”蒋兰说,“本来上次你的生日派对我是要去的,可是那天正好有事,我就没有去得了,太可惜了,不过我有在网上看到你的发言,把我都给感动了,你真不愧是现在年轻男演员里最有潜力的,太好了。” 陆严河说了一声谢谢。 “蒋台,你找我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蒋兰笑着说:“哪有什么事呢,就是知道你要过来,所以专门请你过来喝杯咖啡,怎么样?” 陆严河喝了一口,点头,“很香。” 蒋兰:“我这两天才知道,原来你还会写剧本呢。” 陆严河笑了笑,说:“也只是随便写一写。” “随便写一写就能写出可以拿8%收益分成的剧本,你是个天才。”蒋兰夸奖道,“难怪之前你不肯答应签那份长期合作协议了,有能力、有才华的人,都从来不担心自己没有机会。” “我只是不希望被束缚。” “理解。”蒋兰说,“是我做了错误的估计,我还希望以后你有好剧本,可以拿给我,我们合作了《十七层》,有一个很愉快的开始,后面也可以将这个愉快的合作继续下去,对吧?” 陆严河点头,说:“只要各方面都合适,当然。” 蒋兰说:“我听连备说,你手头上有一个同样是大逃杀题材的剧本?” 陆严河有些惊讶,摇头,“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而已,跟导演提了提,但还没有写。” 蒋兰问:“能不能跟我说一下是什么样的故事?” “还没有想好呢,只是一个很基础的概念。”陆严河说。 蒋兰:“那等你剧本出来以后,要第一个来找我哦。” 陆严河眨了眨眼睛,笑着说:“我先努力把剧本写出来。” “咚咚!” 蒋兰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 蒋兰转头看去。 徐斌已经直接打开门进来了,身后跟着胡思维。 “蒋台啊,你怎么能半路拐跑我们的陆老师呢。”徐斌对蒋兰开玩笑似的一笑。 “唉哟,我只是拉着严河来聊聊《十七层》的事情,瞧你们这紧张的。”蒋兰站起来,对陆严河嫣然一笑,“好了好了,我不留你了,严河,要不然徐台要跟我发脾气了。” 陆严河站了起来,“那我们下次再说。” 从蒋兰的办公室一出来,徐斌就笑呵呵地对陆严河说:“小陆啊,你写的剧本我看了,不愧是振华大学文学院的学生,第一次写剧本就写得这么好。” 陆严河说:“谢谢徐台夸奖。” 徐斌说:“思维一直跟我说,你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创作者,这一次我们一起做这个剧,我会全力支持你,你有什么想法、什么要求,都尽管提。” 陆严河点了点头,说好。 后面的会议,徐斌就没有参加了。 人家一个副台长,也不会参加这种具体事务的会议。 今天陆严河来京台,两个副台长出面亲自拉拢陆严河,已经是罕见的现象。 - 会议室。 导演白景年,监制胡思维,编剧和演员陆严河,导演助理江浔。 几个人坐在一起。 今天是来讨论演员阵容的。 “这部剧的背景是一群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江可乐是我来演。”陆严河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胡凡我想找颜良来演,陈晚秋找温明兰。” 颜良是陆严河的好朋友,温明兰是陈梓妍带的女演员。 陆严河一点也不在意自己说出这两个名字会让他们觉得这是在带关系户。 他写剧本的时候,就专门往这两个人的形象上靠了靠。 “他们的片酬——”胡思维马上皱眉了,因为这两个人都不算籍籍无名的演员,准确来说,都是有点名气了,片酬可不会低。 陆严河说:“片酬的事情,我会去说,不会超出你们定的预算,不用担心。” 胡思维一愣。 他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陆严河。 以他对演员片酬的了解,这两个人的片酬再低也不可能低到5万元一集,陆严河能搞定吗? “其他的角色,我没有意见,导演,胡监制,你们有什么想法吗?”陆严河问。 胡思维跟白景年对视了一眼,说:“我们打算举办一个试镜。” 陆严河点头,“这样也挺好的,那就试镜吧。我们这部戏预计什么时候开拍呢?” 胡思维说:“我们想着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开拍,我们想要在寒假期间播出,这个剧的主要收视群体肯定是年轻人,尤其是学生。” “年底开拍,寒假就播出?”陆严河有些惊讶,“后期来得及做?” 胡思维说:“这跟正剧不一样,情景喜剧的后期做得很快,而且,我们甚至打算边拍边播。” “啊?”陆严河一愣。 胡思维说:“只有这样才来得及赶上寒假的档期播出。” 共八集,一周一集,总共要播两个月。 陆严河说:“档期和制作的事情我不懂,只能完全听你们的,我只负责把剧本写好,然后把戏演好了。” 陆严河这一说,让白景年和胡思维松了口气。讲实话,之前陆严河在剧本上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让他们以为陆严河在这部戏上会始终处于一个很强势的位置。以他编剧和一番主演的身份,他们还真无法打压他。 其实,陆严河也不想强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本身的性格是什么样子。但是前面给他的剧本太差,差得他都后悔自己没有看到剧本就答应了要演这部戏,一时间都觉得自己干了件傻逼事。所以,他在自己把剧本写出来以后,情不自禁就变得强势了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希望这个剧本被质疑。 胡思维和白景年两人都不是那种强势性格,否则,可能他们早就起冲突了。 白景年是京台的老导演了,拍过很多戏,不过,基本上都是一些水戏,粗制滥造填档期用的。必须要承认的是,国内大部分的电视剧都没有那么的精良,从立项开始就是为了糊弄钱去的。白景年是京台的老员工,不像外面影视公司的导演,是要靠KPI吃饭的。他戏拍砸了,也不影响他的收入。 但就这样一个导演,人到中年了,跟老朋友胡思维一合计,觉得还是想要认认真真地做出一个代表作来,而不是就这样糊弄一生,所以,白景年就把自己早就想要拍的这么一个故事写成了大纲,交给胡思维。 胡思维作为白景年的老朋友,知道他的能力,也想要帮白景年实现这样一个心愿。恰好徐斌也一直想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来。白景年过去拍的戏评价都不怎么样,主要是因为限制太多,题材、剧本、播出方式、档期……这些都不是他来决定,白景年就是一个按照台里意见去执行的工具人而已。他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这一次白景年提出要拍一个情景喜剧,胡思维就觉得,国内这个类型已经空白了很久,是一个好机会。于是,胡思维就拿着这个项目去找了徐斌,徐斌也是经历过情景喜剧爆红的那个年代的,反正就是一个短剧,觉得可以试一试,成本也不高,就同意了。 到后面,慢慢地敲定下来,可以做成周播的形式,又因为成本低,为了拉收视率,可以在首播期间不放视频平台网播,再到胡思维跟陆严河合作《十七层》,胡思维突发奇想,可以拉来陆严河演这部剧。 一部戏经过了这么漫长的过程,很多的东西都跟一开始计划的不一样了。 就像一开始白景年还说要自己写剧本。 但是一部戏就是这样,永远会随着过程中的变化而变化最终的样子。 现在,陆严河成为了这部剧的绝对核心主创,也是胡思维和白景年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 说定了这件事以后,陆严河就去找陈梓妍和周平安了。 “梓妍姐,明兰来演这个角色,片酬会比她市场价格低很多,但是,她不用花多少时间,只有八集,而我有信心,它会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剧的。”陆严河对陈梓妍说,“明兰会通过这部剧大红大紫的。” 陈梓妍对陆严河笑,说:“你跟我还说这么说干什么,就算你说让明兰零片酬来出演,她也会同意的。” “嗯?”陆严河惊讶不已。 陈梓妍说:“你写的剧本,我看过之后就跟她说了,里面有一个角色很适合她,就算你不说,我也要帮她争取。” 陆严河问:“梓妍姐,你看中的是哪个角色?” “陈晚秋。”陈梓妍说,“美丽大方,性格温柔但带着一点小偏执,这个性格,感觉就是照着她写的。” 陆严河笑了起来,说:“你说得没错,我在写这个角色的时候,确实是代入了温明兰的形象和性格去写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