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离开长安上沙场-《剑守长安》
第(2/3)页
至于李剑白是不是一心促成唐国和匈奴开战,还是李剑白另有目的。
而长孙无忌心中清楚,唐国的情况,几大敌国对唐国的狼子野心。
“哼,不用兵部操心了,我长孙一脉在军中还有不少同袍,我儿长孙有国也是当代武侯大将,三万精兵,我长孙一脉随时能够抽调,还有真应该按照六殿下所说的一样,兵部已经毫无血性,人老了就去礼部安享晚年吧。”
长孙无忌,果真无所畏惧,无所忌讳。
当着唐王的面,说如此之话,完全就是置自身于不顾!
为什么?
因为唐王需要三万兵马,让兵部调动,而兵部存心作梗,长孙无忌却说出如此之言,这意味着什么?
一国君王调不动兵马,你长孙一脉却能随时抽调,这是比功高震主还要可怕的事情啊。
唐王双眼眯了眯,喝道:“长孙无忌听令,从现在开始有你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臣遵旨。”
长孙无忌成为兵部尚书,三万精兵再也不是什么难事。
短短几日,三万精兵就从各方调动集合,不得不说,长孙无忌接任兵部尚书,心中也更加明白唐国军事的危机。
唐国士兵真的所剩不多,全部都在战场之上。
不一定正在打战的战场需要士兵,有一些边疆也需要镇守,也需要看护,更需要预备危机的备用兵马。
换句话说,抽调三万兵马虽然不难,但是也不易。
三万精兵集结完毕,李剑白也整装待发,此次征战,李剑白的职务为先锋,由王猛为主将。
王猛能够此次出征,离不开王猛三番四次的请战,也离不开李剑白的要求。
第一,李剑白和王猛知根知底。
一旦发生战事,可以从容协商,换做是一般人,也许不服李剑白,或者藐视李剑白。
但是王猛却不会,因为王猛算是清楚李剑白的厉害。
从在禁军中的加倍训练,或者是棋局博弈的布局,厮杀,不输任何军中裨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