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钦天预知武昭仪-《剑守长安》
第(2/3)页
华夏为什么能够如此强大!
不是因为有儒家,也不是因为有纵横家,更不是什么法家,名家,兵家!
华夏一直强过其他国家,就是因为有农家,而农家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廿四个特定节令。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周而复始。
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为干支历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在时代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
北斗七星是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我国古人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
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
何时播种,何时插秧,何时成熟,离不开二十四节气!
这也是为什么唐国能够繁荣富强,而匈奴,五胡,突厥,他们无法种植粮食,只能在草原上靠天吃饭,打猎生活。
实在没有粮食了,就烧杀抢掠。
就是因为唐国农家有二十四节气,才能五谷丰收,才能天下安稳,才让唐国成为了神州第一强国。
二十四节气和星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和钦天监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农家,因为农民,华夏才得以传承五千年!
武昭仪入宫。
御书房!
第一位后宫妃嫔进入御书房!
就连“观音俾”的长孙无忧都没有进过御书房,可是今日,武昭仪却进入了御书房之中。
“陛下。”武昭仪英姿飒爽,说是女子后妃,但却如同男儿简单清爽,说“豪迈”也许过了,却有类似感觉。
这让唐王不由眼前一亮。
“入宫这段时间,可还习惯?”唐王关心客套的问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