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急促-《春闺记事》


    第(2/3)页

    这五六天,的确没有和苏家的人来往。

    二夫人也没有撒谎嘛。

    将来大夫人对峙,她也有话搪塞。

    大夫人问的是“近来”……

    近来,可是一个很广的词。

    “这样啊。”大夫人笑了笑,“我原听到了些风言风语……既然没有,那谣言的确当不得真。”

    二夫人心里很清楚是怎样的谣言。

    她不接话,只是笑着。

    大夫人就更加明白了。

    二夫人心里有数呢,要不然她怎么不反问是什么谣言……

    既然这样,就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

    二夫人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和苏家结亲,不惜瞒着大房

    五姑娘是二夫人的女儿,二夫人这样行事也不算僭越,大夫人还真没有好的立场现在去说话。

    苏家也没有来提亲。

    她只得先告辞。

    回了自己的含锦阁,大夫人就立马派人去叫了外院的管事,让人去打听苏家那位三少爷的人品秉性。

    半天,管事回来说:“……学名叫苏如沂,在国子监念书,才十七岁,已经中了举人,今年二月也下场考学了,不过没中进士,到底年轻。人却最是聪明伶俐。”

    大夫人听着,没有说什么。

    晚夕大老爷回来,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大老爷。

    “既然是好事,二房瞒着我做什么?”大夫人问大老爷,“你在外头行走,更是知晓,你拿个主意。”

    她一来让大老爷帮着打听,二来也问问大老爷的意思。

    “苏嫔的娘家?”大老爷道,“好事啊。苏嫔乃是当年太子府的老人,虽说位阶在咱们家娘娘之下,却也因为生了二公主而受宠。能拉拢她,娘娘在宫里也有个帮衬……”

    “苏如沂是建昭侯府的。苏嫔乃是建宁侯府出身的,到底不是亲兄弟。”大夫人道。

    “你也糊涂了。”大老爷笑道,“苏嫔没有亲兄弟啊。”

    这么一说,大夫人倒想起来了。

    建宁侯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全部夭折;建宁侯妾室生的庶子,也没有养大。

    如今。建宁侯家里只有一个待嫁的女儿,在宗族里排行第二,仅在苏嫔之下,今年十九岁岁了。

    听说那位苏家四小姐当年也定亲过。

    定的是太后娘家的大侄儿宁席。

    而后,不知道为什么,被退亲了。

    宁家的长子宁席也远离了京师,去了庐州。

    这件事当年就很隐晦,大家背地里说说,却都不清楚缘由。

    而后,也就渐渐淡了。

    太后的侄儿宁席也至今未婚配。

    那时候建宁侯还有个八岁的庶子。

    第二年那个庶子才死的。

    大夫人和建宁侯夫人有点来往。却也不敢说他们家私密的话题。而且也不算很熟。

    一时间,她倒没想起苏家的建宁侯这些事。

    那么,苏嫔的确需要依靠建昭侯府的兄弟撑腰。

    “老爷也觉得甚好?”大夫人问。

    “挺好。”大老爷道,“能成最好。你明日再去告诉老二媳妇。就说这件事你允许了。问问她到了什么程度。要是定了下来。让苏家放了小定,你进宫告诉娘娘一声。”

    大夫人心里不太踏实。

    建昭侯府既然有诚意娶媳妇,怎么跟着二房胡闹。这样躲躲藏藏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