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师弟请说-《宋末终结者》
第(2/3)页
“那是不成,咱们顺宁寨还算坚固,不过西贼大军要是来了全力攻打,我们支撑不住,别的不说,就说寨子李披甲的才多少人,大部分人都无甲,唉,冒着羽箭搏命啊,”
谭辉哀叹道,他以为韩之锋说的顺宁寨。
顺宁寨有两营的禁军,去掉所谓的吃空饷的,只有八百多人,这已经是比较实编了,毕竟是边军,指挥、都监等不敢做的太过。
这八百多保捷军不过有五百多副铠甲,其中还有不少的皮甲,至于下面的团结弓手几乎无甲,守城之紧要关头无甲的团结、弓手等也得上城助战,那真是冒着箭雨搏命。
“一副铠甲多少银钱,顺宁寨怎么制备的起,”
陈辉蔫蔫道。
一副全铁步人甲须四十贯,弓手铁甲约三十六贯,这两千贯才能制备几十套铠甲而已,差的远呢,
“所以,这点钱是不算什么,”
张环长叹一声走了,他其实是说,有遭一日沿边全部沦陷,有钱能保得住性命吗,所以他要积蓄力量,下面怎么做他还没想好,但是两个小子想的差了,也就随他们了。
陈辉和谭辉面面相觑,
三天假期已过,张环再次来到延溪学堂,开始他的学子生涯,也继续兼职撸猫说书生涯。
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发现吴渊坐在院子里发呆,不禁好奇。
何舒、吴渊等人已经过了解试,何舒等人已经回家整理行囊,准备道京中国子监附近求学。
其实就是找寻南方学子结交,相互攀谈,提高一下自己的应考水准。
要知道南方文风鼎盛,往往族中有进士的前辈或是经过省试、殿试不第的前辈,宗族中有这样的人是太难得了,他能把很多的应试技巧和体会言传身教过来。
另外南方考生竞争激烈,就拿福建路来说吧,一个县学就有近千名学子,一个解试往往数千人争夺百来人名额,这种竞争下脱颖而出的人才水准高出其他地方一线。
所以无论哪方面关西学子入京和这些学子请教机宜都是收获颇丰。
只是这样一来就要提前去,所以,过了解试资格后他们就提前几个月出发,在正月大比前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和其他考生切磋备考。
所以张环看到其他人已经回家准备了,为何只有吴渊在此发呆呢。
‘吴师兄,你怎么没有回家准备前往京中备考呢,’
得闲,张环问道。
“唉,一眼难尽,”
瘦小的吴渊抖了抖身上带着补丁的袍子叹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