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可能是白卷-《宋末终结者》


    第(1/3)页

    李琦看到全身焕然一新,气质大变的张环,心里更加的愤恨和忌惮。

    李家不是没有上门提亲过,但是刘越一句唔家小女应嫁东华门唱名之人就推辞了,很显然没有中进士就不要提了。

    李琦绝望之时,他老爹的一个幕僚出了一个主意,要时常拜见刘越,时不时的露露脸,搏一个好印象,将来通过他老爹因功蒙荫一个官身,他老爹亲自上门提一提亲,这事儿说不定就成了呢。

    李琦一想,这主意真不错,这才是他总是去延溪学堂的原因。

    不过看到延溪学堂的张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不舒服,这就是一个威胁,不要问为什么,就是直觉。

    远处传来铜锣声,烟尘荡起旗帜飘扬,府学教授唐学义高唱一声,

    “翰林学士知延州,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大人到,”

    众人收起话音恭立一旁等候着。

    只见几名盔明甲亮威风凛凛的骑兵开道,后面衙役打着旗帜,翰林学士、经略安抚使、沈,在几十名衙役和骑兵的护卫下,一身紫袍安坐在一匹灰色河曲马上的沈括来到府学门口。

    众人大礼参拜,纷纷称拜见大人。

    沈括一脸笑意的下马,双手虚扶了一下。

    这位鄜延路军政一身的大员中等个,比较瘦削,他面色苍白,三缕长髯,未语先笑,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老书生模样。

    唐学义恭敬的上前一揖,沈括笑着扶起,和唐学义聊了几句,众人簇拥着沈括走入州学。

    这些所谓的人物加上延溪学堂的山长刘越一起祭拜了诸位圣人,然后考校正式开始。

    张环也像模像样的按照教室门前的贴纸上的名号步入一间教室,只是,里面他一眼看到一个型男,那位李琦。

    李琦坐在椅子上整理着笔墨,一眼看到张环进来有些愕然。

    人讨厌另一个人往往一个理由就足够了,何况好几个理由,那就是记恨到一定程度了。

    张环自顾自转身找到自己的座位,对于这个总是挑事的官二代他没兴趣理会。

    先行考校的是贴经、经文、墨义等,贴经就是后世的完形填空,经书里随意选择一段,贴住上下句,把中间的空白填好。

    墨义,则是拿出经书中的上一句,答出下一句,或是答出经书里的注释。

    而经文,则是拿出经书的经典篇章或是经典话语,写出读感,然后引申自己的一些感慨。

    这三样相对比较简单,死记硬背的比较多,考究的是最基本的东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