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矫诏勤王-《王朝驸马》
第(2/3)页
永泰县的百姓,在这样的乱世,家家户户都还能勉强吃饱饭,老百姓们心里都清楚,这都是归功于驸马爷治理有方、善待黎民,所以年轻人都积极踊跃地参军入伍。
但是必须要识字这一点,却让大多数人知难而退,因为这个时代的识字率还不到3%呢,本县在进行教育改革后,识字率高点,能达到5-8%,算是这个时代同各地区相比的最高水平了。
此外,年龄必须18岁以上,35岁以下,身体健康,还要驸马亲自面招、一个个进行考核……这些要求让本县居民心中不禁生疑,这真的是募兵吗?这年头,当兵都这么难吗?
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家里养不起,实在吃不起饭,才心甘情愿送去当兵混口军粮的呀,不然谁会心甘情愿到战场上去送死?
可很快宋廷就将新军的待遇公布于众,上面清楚地写着:“月补贴银1两~2两,杀敌酌情奖励,如杀一金兵,奖励20两……”,此外战死还有抚恤等等,都写明了。
月补贴有浮动,是因为会根据平时训练及战场表现来考核,普通士兵最低是补贴1两银子,最高补贴2两银子。
而杀敌,则要看杀的是什么敌了,如果是土匪、流寇之类,杀一个顶多奖励2两,而杀金兵就不同了,获取一颗普通金兵的人头,就可以奖励20两,而如果是金兵十夫长、佰夫长,则又是成10倍的奖励。
当看到当兵居然有这么丰厚的奖励,全县的老百姓都动心了,都说当兵吃粮,这一回,不仅有粮吃,还有钱发,真是让人大感惊喜。
新军的武艺操练交给卢俊义,而火枪及火枪阵的练习,则由宋廷亲自来教,后勤和思想教育方面的课程则交给朱先生。
新军分为马军、步军,马军才200人,这也是没办法,马不够,步军2800人,步军又分为火枪营、长枪营、刀盾营、弓箭营,其中火枪手1800人,长枪手300人,刀盾手300人,弓箭手400人,刀盾手和长枪手主要是用来保护火枪手的。
现在这3000人的总统领是卢俊义,燕青管刀盾营,扈三娘管弓箭营,杨昭武艺也还不错,分管长枪营,而曹捕头和朱先生则镇守县衙,提供后勤。
此刻,宋廷站在城楼,望着下面站得整整齐齐的3000人。
这3000人虽然只有武器,没有盔甲,衣着也都不一,但是却有着满腔热血,尤其是看到“奉诏勤王”四个字时,简直热血沸腾!
他们,正在做一件高尚伟大的事。
他们,与趁机掠夺地盘、洗劫百姓的土匪、流寇、起义军不一样。
他们,是出师有名的勤王军。
每一个人,都热血流淌,期待奔赴战场杀敌报国,光耀门楣!
鲜血尤是滚烫,浑身仿佛在燃烧!
三千士兵,每一个都激动不已,高高扬起头颅,等待着城楼前的驸马爷发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