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终成为驸马都尉(3)-《王朝驸马》


    第(2/3)页

    天子赏赐了李师师、李邦彦后,再次问群臣,对于《水调歌头》这首词,有何看法。

    众臣皆都叫好,道是绝佳的中秋词,意境美,中秋夜唱来,十分应景。

    也有人一一分析这首词具体好在哪里,不过这里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的文臣,这篇词一眼就可观出其意,这种具体的解释,就显得有点不识时务了。

    倘若是私人宴会、勾栏茶社等场所,或者一些没中过进士的士子聚会,逐字逐句的解释,尚可卖弄卖弄,但这里都是读书成精的大臣,谁能不通晓其义?

    众臣将这首词赞叹了一番后,又谈到落款这行小字“丙辰中秋宋廷作”,就有人小声嘀咕,“这不是羁押大理寺那人?是九公主擅自在外头招的夫婿?”

    顿时,议论纷纷,大殿显得有些喧哗。

    只见王丞相忽然走了出来,跪在天子下首,奏禀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金佶说道:“王卿家,有话但说无妨。”

    王丞相俯首道:“陛下素以仁义治天下,如今我大梁清平盛世,繁荣昌盛,全仰仗陛下治世之功,陛下文武治世,堪比太祖太宗……”

    赵金佶听腻了这些歌功颂德的话,但群臣都在,他只好表现出边听边点头的模样,等了许久,才终于等到王丞相说到重点:“臣闻有前兵部侍郎宋廉家公子,姓宋名廷字朝中者,与九公主情投意合,琴瑟和鸣,甚是般配,为人忠义而颇有才,又有收服梁山之功德……臣以为,此人可以招为九公主夫婿,敕封驸马都尉。”

    “哥哥……你!”天子和众臣还没说话,皇后已经忍不住伸手指向王丞相,衣袖起来时,把酒盏直接打翻了,她的脸色一片铁青。

    听到皇后声音,王丞相跪俯于地,不敢抬首,额头却是冷汗直冒,心里叫苦不迭:“倘若此时再不站出来奏请这件事,夫人就要没命了……”也就不顾皇后的不理解,跪地等着皇帝答复。

    赵金佶见皇后突然把酒盏打翻,又伸出手指,指向王黼,很是不解,拿眼来望她,皇后立即收手入袖,讪讪而笑。旁边伺候的宫女,忙上去收拾桌面。

    谁曾想,这时童贯也出案跪地,奏曰:“王丞相说得很有道理,宋廷乃是前兵部侍郎之子,与公主殿下郎才女貌,甚为般配。”

    太师蔡京咳了一声,也慢吞吞走出来,行了君臣之礼,奏曰:“陛下,老臣也有话说。”

    赵金佶抬了一下袍,道:“太师请说。”

    蔡京禀道:“王丞相所言极是,陛下素以仁义治天下,如今四方安定,风调雨顺,山东这伙盗贼亦为陛下降服……倘若真将九公主正式许以宋廷,敕封驸马都尉,那九公主之封号,也应当重授,望请陛下允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