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惹梁山端午事变(1)-《王朝驸马》


    第(3/3)页

    监工的地点是小秦淮河上唯一的虹桥两岸。此时“三班六房”的工房管事找来七八个工匠,又叫了二十几个壮丁,在拱桥旁边两岸,颐指气使地指派任务。不一会儿,有人拿来锄头进行挖掘,也有人砍伐一些竹子、红杉,有人负责运送,木匠便开始打刨杉木、削竹子……

    宋廷便走过去询问工房管事,问这是打算做什么,工房管事告诉他要在此处搭建两座观景台。

    直到下午,“观景台”总算是建造完毕,两座“观景台”高约七尺许,宽约七尺有余,分别坐落在两岸水边,共计耗费六百余根竹子、一百余颗杉木等材料铺成,远远看着就像两座“口”字形的大舞台,又在岸边搭建许多木板阶梯,方便上下。

    宋廷不懂搭建这“观景台”的意义,如果只是一味讨好上官、劳民伤财,就着实没有必要。

    看着众工匠建好“观景台”最后一道工序——遮雨棚,那是用竹片排布成一个屋顶的形状,每一片竹片正反相挨,可以保证不会滴落雨水,工房几个管事还是不放心,又让工匠铺上油纸,如此,彻底起到防水作用,一切做完,才算是竣工。

    远远望去,“观景台”有点儿像一座避雨的亭子,只是矗立得比较高而已。

    宋廷监了一天的工,也觉得累了,看“观景台”也搭好了,就准备拍拍屁股走人,回家陪老婆。

    便在这时,忽见小秦淮河拱桥北边相继驶来两艘画舫,小秦淮河上居然能来画舫,这倒是少有的景观……这两艘画舫成功吸引了他的脚步。

    画舫航到柳树枝下,便与柳树纸条相擦而过,待画舫航到虹桥前,却停了下来,原来是虹桥洞太窄,游不过去了……

    两艘画舫的船头,有十几个穿红着绿的姑娘,看着打扮,明显是出身于青楼妓院,莺莺燕燕叽叽喳喳,显得什为热闹。

    “这些船都是从哪来的呀?”宋廷问身边工房管事。

    那管事远远吊望了一会儿,嘿嘿直笑:“扬州来的,都是青楼姑娘,啧、啧……今年的好像比去年的还漂亮……”

    宋廷对青楼姑娘不太感兴趣,轻笑一声,转身便要走,却忽然听到远远有个声音在叫唤他:“宋公子!宋公子!”

    他回身走近些,望了过去,喊他的那位姑娘他不认识,可是她旁边站着的那位美丽女子,却不是云香院的白秋燕又能是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