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初破命案赢声名(5)-《王朝驸马》
第(2/3)页
果如宋廷所料,刘瞎子果真早就对孟琴琴动了心思,他觉得自己是个鳏夫,而她是个寡妇,两个人可以凑合一起过,其实他在一年前就向孟琴琴暗示过,但是那时孟琴琴心念亡夫,不为所动。
孟琴琴初嫁过来时,他那时眼睛还没瞎,那时的孟琴琴还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端庄美貌、知书达理,他每次看到孟琴琴,就生出许多幻想来。但那时孟琴琴与刘知远琴瑟和谐,他就算有想法,也不敢有什么实质行动。
他这样暗恋,日夜煎熬,一直找不到宣泄的出口。直到那天,他偷听到孟琴琴和王氏夫妇的吵架,他心里暗暗下了一个决定:他想借刘谋儿之手,用偷偷买来的砒霜毒死几个王家人。一是为出口恶气,二为了他的计划。
他计划利用刘谋儿去毒死几个王家人,孟琴琴必定惊慌失措,但护儿心切,定会跟着他远走高飞、逃离本县。他早就打听到南边正在闹“牟尼教”,他结交广泛,认识几个“牟尼教”的朋友,所以下定决心去投“牟尼教”。山东绿林四起,他也是知道的,但是山东太远,他怕走不到那里;去投“牟尼教”的话,就方便许多,苏州就有人接纳。他还知道这个“牟尼教”的头头,据说叫方腊,是个很豪迈大气的人。
原本,计划堪称完美,只等刘谋儿毒死几个王家人,他就可以把一起投“牟尼教”的想法告诉孟琴琴,谁知道意外陡然发生……
那天,他将一大碗掺着砒霜的蜂蜜端到刘谋儿手上,让刘谋儿端到王家去,嘱咐刘谋儿跟王家人说:给他们道歉赔不是,送上一点蜂蜜。
谁能料想到,刘谋儿一时嘴馋,半道上竟然喝了几大口,等他发现的时候,刘谋儿已经口吐白沫奄奄一息了……
刘谋儿终究还是死了,他很惊慌,他不想所有计划前功尽弃,突然他的脑海生出一条诡计:把刘谋儿的尸体投到王家门口的井中,以陷害王家人。这样,既能让王家人坐牢,到时候孟琴琴孤身一人,断然再没有理由拒绝他……想到这些,他甚至是大笑着把刘谋儿的尸体投到井中……
后来的事情,从孟琴琴告状……直到宋廷说要放了王氏夫妇,他一直跟踪着这件案子,眼看要放走王氏夫妇,他心中一急,就忍不住站出来做证了。
等进了这牢狱,他才后悔做了这一趟证……
以上是宋廷结合供词,与及自己的推断,所构想的事情全过程。虽然某些细节可能已不可考,但大体脉络应该就是这样。
看完所有供词,宋廷替知县吴如熊写下判词:“此犯蓄谋杀人,豺狼蛇蝎之心,砒霜害人一节,情节极其严重,当判秋后问斩!”
那刘瞎子也并不知道会怎样判,他签字画完押后,对着牢房墙壁叹息:“我真不该出来作证……”
听到他这样叹息,宋廷只是暗暗冷笑,真以为他不出来作证,就查不到他头上吗?这小小的庙王坡,不过二十来户人家,就是挨家挨户问,也能查到他头上。
供词盖了县官大印,着驿丞递送到京城刑部,刑部交由皇上勾朱……这是大梁审核死刑犯的程序,死刑必须由皇帝勾朱这一点,乃是太祖皇帝所创。前朝兵祸四起,藩镇割据,地方军阀私设刑堂,随意杀人……太祖皇帝怜惜苍生,特立下死刑必须由皇帝本人勾朱的规矩,并写入《大梁律例》。
“刘谋儿惨死一案”结案之后,县衙门口张贴榜告,将案情前因后果告之乡民,乡民们齐聚榜告下,议论纷纷,指指点点。有的说刘瞎子心太毒的,有说孟琴琴身世可怜的,更多的人,则是对“永泰县衙”这块匾额,重新滋生了敬畏与信任。
…
墓碑前,两支蜡烛、三支香、两盘供品,坟头烧着纸钱,冒着缕缕青烟……
一个神情粗犷的汉子,穿一身捕快服,埋着头,跪在一块碑石前,碑石上刻着字“庙王坡刘孟氏之墓”……
此处荒山野岭,远不着村,后不着店,这汉子见左右无人,索性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嘴里喃喃自语……显得很自责。
他只顾着哭,却完全没发现宋廷已经偷偷站在他的身后,等他哭完,转过身来,不由一惊:“宋师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