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说服三卿-《交战》


    第(2/3)页

    不等三人深思,又指着地图说道:“梁国与姜国自桂陵、马陵两场大战皆败后便彻底丧失中原霸主地位,梁国上将军战死,西面又被秦国大败,梁国连连重创之际,其世仇越国趁机发难挥军北上,此时此刻楚梁于襄陵展开大战,梁国必败矣。”

    说罢,林牧狠狠的拍了一拍地图上的梁都城大梁,再看向三人进一步说道:“今此梁国,四面树敌,四面皆敌,可谓是人人喊打。再看本属于我晋国领土的业城、虚、宁新中、平阳等城池无太多梁军驻守,晋国兵微将寡不假,但夺之亦可轻而易举,倾国之力亦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原本属于我晋国之领土,收回来是名正言顺,符大义,合法理。现在我与强秦互为铁盟,我收回封地梁国若敢伐我,秦国必然抓住此结盟名义兴兵讨伐梁国,取其东境之地。”

    “梁国的确不惧怕我,但他老梁王怕秦国啊,伐我便给了秦国伐梁的借口,出师有名耳。”说到这里,林牧看向三人,道:“三位爱卿以为老梁王敢兴兵伐晋吗?此不为天赐良机呼?”

    “再者!”林牧紧接着指向楚梁两国交战的襄陵城地带,说道:“此时此刻,梁楚两国大军在襄陵城僵持不下,然梁国兵败却也只是时间问题,倘若我在此时突发奇兵南下,入梁境截获梁国运送前线的粮草辎重,如此一来,我既可以夺走一批丰盛的粮草辎重,又能乘此机会交好越国,再次重创梁国,可谓一举两得也。”

    林牧调转视野看向地图,目光聚焦在梁国境内,道:“且不说我晋与梁国两大世仇之秦、楚交好便可震慑梁国这一条。倘若梁国执意要伐我却也没多少兵可用矣!梁国,天下四战之地,加之梁国近百年来四处征伐,处处结仇,以一国竟是把天下诸国几乎得罪了个遍,北要防愈国、东更要防秦,南部正于越国交战正酣,西有西海屏障,却还有姜国这个新仇。”

    “孤举倾国之力,全民皆兵亦可整肃大军数万以守国,梁国没有十万大军何言敢轻易破我晋国?我晋倾国之力不可久战,今此梁国便能久战?梁国铁了心伐我,没十万大军数月鏖战是万万不可破敌,然其行必使梁国某处为空虚而遭诸雄窥伺,他若兴兵伐来,我不会求救秦国?梁国敢赌?即便想要灭晋,秦国又会坐视不理之?秦王巴不得梁国兴兵伐晋?而越国会坐视秦国做大而不理吗?西面的齐国会眼睁睁的看着晋国被灭,东面缓冲消失的局面吗?”

    “三卿且看我晋地!”林牧又说道,此时此刻,孙宁石三卿一愣一愣的看着,林牧这一连串的反问之论委实震惊了他们三个,他们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林牧竟然有如此见地,这才想起了流亡在外五年的太子牧,曾经可是孟殇的关门弟子,此番一言一行无不展示兵之大家的见解。

    林牧指着晋国境内,说道:“晋国,何以存国至今?最不可忽视的一点便是所处之地,晋之地界,居中原天下中,四战之地,富硕之地,亦是必争之地。正是因为地处如此险地,我晋国才得以存国至今,谁也不敢灭,何也?”

    “因为天下诸雄都想要这块地。”林牧咧嘴一笑,道:“姜国想要,梁国想要,愈国想要,越国亦是想要,就连汉国也想窥视。正是因为天下诸国都想灭我晋国而代之,要却又不敢要不敢灭,都想要致使都要不了,晋,得已国存至今矣!”

    林牧并未说假,当今天下虽然四处征伐将起,各国交战频繁,却也不敢有灭国之心,梁国和伐国之战就是最好的教训,四大皇朝都有能力灭晋国,却是不敢,这是块肥肉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至多让其俯首称臣,附庸纳贡。

    晋国处于四战之地,必争之地,虽陷于危险之中,恰好也因此在无形中保护着晋国,最危险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句话用来形容晋国最合适不过了。

    可叹的是,晋国上下的一帮掌权的世卿贵胄战战兢兢,竟没有一人看清其中的要害而不知左右逢源,纵横捭阖,反而随便被诸雄恐吓一下就吓的个半死,谁强便附庸谁,如齐国成为天下霸主时便附庸齐国,梁国称霸中原便附庸梁国。

    现在林牧执掌晋国,在天下人看来,不过是从梁国的怀抱投向了秦国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