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众位大臣从晌午时间到了殿前,到现在已经不知不觉是日入了。 经历了这大半天心情起伏,官员大臣们其实已经有些疲累,但是却全都不敢表现出来。 他们思索着十二皇子司马湛现在提出的这个百官奖惩制度到底是要做什么,但心中其实已经觉得这事可操作性不大。 先不论这场中的太宰、太傅等位高权重,说话的话语权十分大的几位已经间接的表明了态度,就说这十二皇子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虽说心态手法上可能确实是有些稚嫩,但是在晋宁公主司马婧苓背后的指导下,一定会很快速地就成长起来。 再说了,新官上任都要三把火,更何况这新帝即位呢? 不论这百官奖惩的想法是不是十二皇子司马湛他自己亲自想来的,就说他在这种时候这种场合之下提出来,就知道心中必做这件事情的决心有多大了。 哪怕这并不是司马湛的本意,是晋宁公主想要借司马湛的手表现出来,也不是他们这些普通臣子能够轻易试探或是妄从扭转想法的。 于是众人诧异了一瞬,便又全都低头默不作声了。 司马湛见状,其实便有意散了这堂朝会了。 毕竟他提出来的百官奖惩制度,监察百官尤其是地方官的想法,还需要进一步与众位大臣商议讨论,绝不是这么轻轻一句话的事。 中常侍察觉到了十二皇子司马湛的想法,便低头略微扫了一眼,发现众人的脸上其实都已经有了疲累之色,甚至有不少因为官职等级不怎么高而坐在前面大臣身后的臣子们已经打起了小小的瞌睡。 而司马婧苓,早就已经以手支头,慵懒又明目张胆地在大殿之上闭目养神起来。 中常侍的心中便有了底。 于是他的声音便在大殿上响起, “今日天色已晚,众位大人请回吧。明日还请诸位按着时间来上早朝,共议国事。” “喏。”众位大臣起身应是,便纷纷有序地离开了大殿。 一时间,大殿内只剩下了十二皇子司马湛、晋宁公主司马婧苓、晋康公主司马婧茹、中常侍以及刚刚被绑起来的司马昭的亲信,侍中。 几人见这大殿内的人已经散了个干净,便打算带着这个被绑着的侍中,转至宣政殿。 宣政殿在司马昭出事后,就已经新换了一批宫人,并且这些新宫人早就已经又重新将宣政殿收拾了一遍。 宣政殿虽然是议事殿,但是受近来南御国整体风气的影响,这些议事类的宫殿内,也会放一些的贵人们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些宫人虽然是新进的,但是毕竟在那些浸淫宫中暗地规则已久的老人学习许久,多多少少都会沾染上一些这种习惯。 于是他们在打扫宣政殿的时候,就按照平时伺候十二皇子的一些经验,在宣政殿内布置了一些十二皇子可能会喜欢的一些东西。 可是十二皇子司马湛见了这些东西之后,脸上并未见到什么欣喜之色。 他和其他几人一踏进宣政殿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里发生了变化。 他之所以能这么敏锐,还是多亏了司马昭当时因为故意要做出一副好兄长的脸面,经常将他叫来宣政殿考学问。 司马湛心中一遍惦记着自己不能在司马昭面前露出破绽,一边就在暗暗观察着眼前的宣政殿。 在他的印象中,宣政殿本来应该就是皇帝和众位大臣议事论证的地方,可司马昭却将它化为了自己的寝宫一般,每天都在宣政殿住着,给自己放置了一方软榻,舒适得很。 这样看起来好像司马昭就好像是一个废寝忘食、兢兢业业、殚精竭虑的好皇帝,时时刻刻都在为国事政事繁忙。 可是了解内情的都知道,那个软榻,其实就是斯马号平时用来取乐用的。 他平日里就关起殿门来,叫一些下人宫人去门口拦着,然后就开始了他的“娱乐”环节。 这个环节,自然就是需要那些个无意间惹怒过司马昭的下人了。 他不断凌虐着这些宫人,直至这些宫人全都奄奄一息,司马昭才收了手。 宣政殿这边伺候的宫人中,不是没有知道此等事。可是他们只是地位低贱的宫人,这些贵人们要做什么,哪能是他们置喙的,而反抗,就更不可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