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姚与贤发话了,金冠和胡一宁也就都爽朗地笑了起来。还大声地表示赞同,黄石根本没有想到辽西将门这么好说话,他长出了一口大气后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五百具首级里有我的一百五十具,嗯,既然是我的主意,那我出一百二十级好了。剩下的一百级拜托诸君补齐。” 刚才姚与贤还为了这些首级和满桂打死打活,但现在却像是变了一个人,满脸堆笑似乎一点也不在乎:“哪有此事?说好了三七开就是三七开。” 胡一宁也在一边凑趣道:“黄军门不必多说了,就像您刚才说地,大不了下次再给我们补上好了。” “一定。一定。”黄石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跟着又转身对满桂笑道:“满军门。明天一早,我们就会把首级送来,一共二百二十具,对吧?” “二百具吧,凑个整。”刚才满桂怒气勃发时,脸上的那道伤疤都变成了凄厉的血红色,而现在已经褪色了许多,变回了柔和的正常肤色。一双小眼睛眨动了几下,满桂高亢的声音也降低了很多,语气也变得柔和了:“那些首级确实不是我亲手割地,就还给我二百具吧,剩下的就当谢礼了,请黄军门一定要笑纳。” 二十具首级对黄石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而且从满桂手里拿战功,使自己有一种劫贫济富的感觉,想到这里黄石正要婉言谢绝,却看见满桂的眉毛又慢慢地竖起来了。这个神色让黄石先是一愕,跟着就猛醒过来:“此战我斩首众多,恐怕早就是人尽皆知了,满桂这种勇将肯定颇有些傲骨,我要是推掉了他的二十具首级,对方肯定认为我是看不起他……嗯,我想推掉首级的时候,确实是有些看不起二十具首级地意思在里面。” 既然意识到问题所在,黄石就立刻点头应承下来:“嗯,多谢满军门了,一会儿宴席上,我要给满军门敬酒。” 听到黄石的话以后,满桂脸上也是多云转晴,他哈哈笑了两下,简短地回答了一声:“好。” 把满桂和觉华那几个家伙对比一下,那待人接物的水平真是高下立判,才相处了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黄石就迁就了他满桂无数次,而觉华那一帮却始终如一地帮他黄石解决麻烦。 “怪不得袁崇焕容不下此人!”黄石脑子里闪过了这个念头,跟着又扫了满桂一眼,此时他如同初遇孔有德一样,心中升起了结交的念头,不过他也知道,满桂可比孔有德要不容易相处。 据熹宗实录记载:宁锦之战满桂违抗袁崇焕命令出击有所斩获后,袁崇焕就在奏章里把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先是装看不见自己下过地禁止出战命令。然后讲是他命令明军多路出击的,还说自己曾站在城头大呼为满桂加油。 不料满桂居然在皇帝面前否认了这个说法,然后袁崇焕被罢官了,再然后……再然后满桂和袁崇焕就决裂了,具体过程无人知晓。反正满桂被当上督师地袁崇焕赶出了辽镇。等到北京战役的时候,满桂跑上金銮殿当众脱衣服,把身上地箭伤指给崇祯、孙承宗和内阁看,哭诉说袁崇焕想把他射死。 满桂的这一击也是袁崇焕倒台的最后一根稻草。崇祯听完后就让袁崇焕和满桂当殿对质,史载袁崇焕不能答。崇祯见状就命令锦衣卫下袁崇焕诏狱,谕以:“朕以东事付袁崇焕,乃胡骑狂逞……功罪难掩。暂解任听勘。” 对袁崇焕和满桂的了解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最关键的审讯记录黄石已经没有机会看到了。这段历史后来被奴酋弘历改编成了“反间计”。显然弘历这厮曾梦见崇祯因为“反间计”把袁崇焕下狱,因为无论是明朝地史书还是后金的满文老档,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都没有丝毫关于“反间计”的记载。 此外黄石也觉得弘历这奴酋果然粗鄙无文,愣能从“功罪难掩。暂解任听勘”这几个字中看出反间计来,怕不是个文盲吧?弘历地起居注里对此事有两条记载:一。弘历命令张廷玉按照反间计的精神来重写《明史,袁崇焕列传》;二,弘历下令毁掉袁崇焕案的审问卷宗。 按照大明的惯例,所有的重案卷宗都要保留,比如黄石对熊廷弼地最初印象就是在阅读熊案记录时建立的。卷宗里记载 了东林党的强词夺理和断章取义,同时也记录了熊廷弼的斗士风范。他在生死一线的时候还舌战东林群臣,逐条反驳他们强加在头上地罪名,几次把东林党辩驳得退堂了事。 但袁崇焕案长达八个月的审讯笔录,弘历连一卷都没有留下,所以他这个人对黄石来说。就被笼罩在一团很大的迷雾里了,让黄石完全不了解袁崇焕的想法、他坚持的理念和行事的根本动机。神秘带来恐惧。正因为黄石看不到袁崇焕最基本地原则、以及袁崇焕对自己作为的认知,所以就屡屡产生要对此人敬而远之的想法。 弘历的所作所为也让黄石对袁崇焕缺少敬意,虽然证据被销毁了,但黄石也就此怀疑: 第一,袁崇焕案的原始卷宗严重有害于弘历地“反间计”假说,所以一定要毁了它; 第二,袁案卷宗完全不支持弘历给袁崇焕创建的高大形象。这八个月地审讯会留下大量的笔记、口录和证词,但以建虏断章取义、颠倒黑白的本事,竟然从中都找不出一条有利的旁证,所以奴酋才会把卷宗毁得那么干净。 …… 宁远文武百官都来参加了宴会,黄石还是一如既往地对袁崇焕表示了尊敬,袁崇焕也坦然受了他的大礼。黄石心里念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把心里能想出来的奉承话一股脑朝袁崇焕倒了过去,黄石在众人之前的这个表态显然让袁大人也很满意,因为他也回敬了黄石一次酒。 酒宴之后,袁崇焕要黄石单独留下,黄石见他满脸笑容,估计自己的态度已经赢得了相当的好感。不管怎么说,能享用一个名震天下的将领的大礼,应该还是件很痛快的事情,尤其黄石又是当着这许多人做的,显然更能充分满足袁崇焕的虚荣心。 让洪安通退下后,黄石跟着袁崇焕走到了书房,除了他们二人以外,袁崇焕还叫上了赵引弓同行。黄石注意到赵引弓的面色有些古怪,目光也躲躲闪闪的似乎不太敢和黄石接触,这让黄石不禁心中起疑,不知道这两位仁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坐定后,袁崇焕一手端起茶碗,随口叫道:“黄石。” 恭恭敬敬坐在那里的黄石立刻接茬道:“末将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