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卷 横扫千军如卷席_第三十四节 新兵-《窃明》


    第(2/3)页

    紧张已极的独孤求感觉自己根本无法执行好命令,这种担忧更让他焦急得五内俱焚,随着等待的继续,独孤求连呼吸都开始变得不均匀起来了……直到他看见一个军官领着旗手、鼓手和辅兵队大步走来……那军官的体型和步伐姿态一下子让独孤求停止了呼吸,窒息的同时他还涌起了一股恐惧。这种恐惧更带来了几乎让人呕吐的恶心。

    大步走过来的军官正是宋建军。独孤求这样的精英新兵把他的眼光养得太刁、太高,在这个主要目标消失后。宋建军的注意力重新分散到其他人身上,突然发现自己在新兵营看谁的动作都不顺眼……宋教官训练出了一队又一队的高质量新兵,各种荣誉如同雨点一样落在他的身上,来自上峰的口头赞扬和书面记功几乎把他淹没。

    现在所有的队都抢着要他宋建军训练出来的新兵,教导队的各级领导更把他视为这批培训教官中的千里驹,当赵慢熊下令准备压轴的实弹演练后,教导队毫不犹豫地派出了队里的第一流教官——宋建军。

    明军传统中最让黄石深恶痛绝的就是“兵为将有”模式,当然,他黄石手下的官兵无疑是他的私有财产,可他决不允许手下的士兵为军官所有。毫无疑问,黄石也知道宋朝的那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有多低效。

    为了打破这个传统封建壁垒并且不造成负面影响。黄石一直在长生岛推行抄袭自未来的军衔制度——就是官兵都要无条件服从更高级地军官,除非有更高级的军官明确下达相反命令。在黄石的努力下,长生岛的军事命令已经完成了标准化,而教官、新兵营等制度和频繁的军官平调也是为了避免士兵私有化。

    为了保护军官和功勋老兵,长生岛严禁官兵在战场佩戴勋章,不过现在是演习,所以宋建军就把自己的勋章统统带上了。他头顶军官的红缨凤翅尖顶盔。斜批大红垂地斗篷,脚下是黑靴、足胫甲。腰系虎头皮带,胸口一堆明晃晃地勋章耀得人眼花,其中最醒目是就是那枚三极卓越勋章。黄澄澄的大铜牌总是被宋建军洗刷得一尘不染,他地未婚妻还亲手为它另作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大宽条绶带,这条私制的绶带用掉的丝绸可是花了宋教官大半个月的口俸,他自然更是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佩戴勋章的机会。

    宋建军目光划过时,如同看到毒蛇的青蛙一样地独孤求感到全身都麻木了。他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几乎停跳。从这一刻起,他身体也不抖了,冷汗也不流了,观兵台上是不是有大人物在看着独孤求也不在乎了,他像在新兵营时那样全神贯注地听着宋建军的每一句话,生怕漏掉了一个音节。

    首先是长生岛特有的任务简报,宋建军手臂向着身后挥动了一下,六百米外邓肯已经带着炮队做好了准备:“正前方有敌军的炮兵在持续轰击我军纵队。为了防备可能存在的敌军掩护部队,我队将冒着炮火缓步前进以保存体力,最后以勇猛的白刃突击一举摧毁敌军炮兵。”

    说完后抱着演习器材的辅兵们就走了过来,把家伙们递给参加演习的士兵们,等辅兵散去后宋建军就转身面向炮兵地方向站好,他深吸了几口气。使劲挺直了胸膛,左手扶住自己的腰刀刀柄,右手向前沉重地一指:“前进。”

    邓肯看到这队士兵随着鼓点开始迈动脚步后,也奋力挥舞了一下手臂:“点火。”

    两个炮组闻令开始射击,炮弹呼啸着向远方的步兵队飞去,几乎就在炮弹出膛的一瞬间,炮组成员就开始有条不紊的再装填工作,炮组把总和观测员也镇静自若地开始观测起了炮弹落点。

    冒着炮火缓步保持队形前进是长生军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刚开始是让士兵站成队形听着炮兵放空,等他们适应了炮声后就要联系在空炮声中行进。最后当然是在实弹中行军和队形变换了。

    当然。在进行这种训练中炮兵绝不会故意往自己地步兵身上开炮,他们会让炮弹从军队上方或左右飞过。这种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士兵对大炮的畏惧心理。黄石一直担心有一天会面对后金的大炮,虽然这个担心迟迟没有成为现实,但反炮兵训练也始终没有停过。

    今天宋建军带着的这批新兵反炮兵训练才刚开始一个月,总共也没有过几次,他们走了两百米后,邓肯的炮兵也调正好了落点,一发发炮弹不断从他们头顶和两旁尖叫着飞过。旁观的军官们都饶有兴趣地注视着他们因为紧张而变得有些僵硬的动作,观兵台上的三位游击将军脸上也都露出微笑。

    贺定远有些惋惜地评价道:“到底还是新兵,这么远地炮击就开始有影响了。”

    “才一个月地反炮兵训练,这样就可以了。”杨致远微笑着反驳了一下,目前为止大部分士兵腰还是挺直的,目光也笔直向前而没有游移。他又盯着领头地宋建军看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这个宋教官很不错,行进节奏掌握得不错,军官的气势也保持得很好。”

    步兵很快就行进到距离炮兵二百米左右了,控制炮队的邓肯也变得有些紧张,今天的演习的计划还是风险很大的,所以他亲自来到一线指挥。邓肯轻轻点了点头,他的传令兵严肃地说道:“遵命。”

    然后就掉头对着两个六磅炮炮组高声叫道:“跳弹射击。”

    两门六磅炮在命令声中连续压低炮口,在完成炮长要求的角度后装填也几乎在同一时刻完成了。这两个炮组是长生岛最配合默契地两个炮组,也是射击最精确的两个组。

    炮弹落地后随即向着步兵们的方向弹起,高速旋转着的炮弹发出刺耳的啸声,从步兵单薄的战线上冲过。

    这两发炮弹掠过士兵头顶时,不少士兵都忍不住做出些许躲闪和弯腰的动作,以前地反炮兵训练中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事故,虽然两个月没有事故。但这些新兵也都听说过炮弹冲入人群时的威力。长生岛进行反炮兵训练以来,死于事故地士兵已经有近五十人了。那些被炮击伤而没有死亡的二十多个幸运儿也几乎都进行了截肢手术——在没有抗生素的长生岛,不切除被炮弹打烂的伤处就必然会死亡。

    这些训练事故中,最大的一次误伤造成了近二十人伤亡,今天赵慢熊让邓肯亲自负责操炮,就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

    又一次的跳弹冲着宋建军飞过来了,作为经过多次反炮兵训练地教导队的一员,宋建军仍保持着单手扶刀的姿态。右臂有力地在空中挥舞着。他圆睁着大眼沉稳地领头走着,脚下的步伐没有一丝的变化,炮弹呼啸而过时带起的风吹动了宋建军的胡须,不过他仍然把腰挺得直直的,眼皮都没有眨动一下,如同一个西伯利亚大熊那样地走着、如同巨熊走向海豹时那样从容镇静——不过是炮弹而已。

    当初反炮兵训练发生几次事故后,就曾经有人建议黄石中止实弹演习,单纯用空炮练胆就好。当时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军官地赞成,因为大家都觉得辛辛苦苦练出来的兵死在自己人的炮火下太冤枉了。等到有几个军官被炮打死后这个呼声更是高涨,毕竟炮弹实在不长眼睛,损失军官让黄石的几个手下心疼得很。

    对此黄石追加了两项新的条例:首先是死于训练事故的官兵抚恤视同阵亡者;其次是扣导致事故地炮兵官兵的薪水,但中止实弹演习这项提议本身被断然拒绝了。

    “我军在训练场上洒下的每一滴血,都是为了让大明王师无敌于天下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这句话在黄石死后被刻成字。贴在北京军官学校的墙壁上,当然……其中“大明”两个字被从这句话中抹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