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三十年苦修-《我靠吟诗成儒圣》


    第(3/3)页

    见宋元祯注意到了自己,连傅涛这才走上前来,朝着宋元祯出声恭喜道:“宋大儒,恭喜了。”

    “哪里哪里,在下可还要感谢连儒圣您呢。”

    “哦?为何要谢我?”连傅涛有些不解。

    宋元祯出言解释:“倘若不是连儒圣您允我到学堂内听课,恐怕我儒学也不会精进的如此之快啊。”

    连傅涛莞尔一笑,摆了摆手,“宋大儒,您太过客气了,您身为儒家学子,让您到堂中听课又有何不可呢?”

    虽然连傅涛嘴上说的轻松,但倘若不是沾了陆宴清的光,恐怕宋元祯连渝溪书院的门都不一定能进来。

    毕竟渝溪书院关乎大褚国运,无论如此都不能出现差池,倘若不对进入渝溪书院之人加以限制恐怕会酿成大错,宋元祯对此很是理解。

    “总之多谢连儒圣了。”宋元祯朝着连傅涛拱手作揖,语气极为诚恳。

    连傅涛双手将宋元祯托起,轻声应道:“这可都是宋大儒您勤休之果,您还是好好感谢一下您自己吧。”

    就在这时,一旁的陆宴清突然发话道:“师傅,不如摆下酒席为宋大儒庆祝一番吧?”

    闻言,宋元祯赶忙摆手,“宴清不必了,老朽这般年纪才堪堪突破大儒之境,没什么值得庆祝的,不用这般破费。”

    这几天宋元祯一直在陆宴清家里吃饭,这让宋元祯很是不好意思,倘若再让陆宴清准备酒席,那他可就更不好意思了。

    “宋大儒,此言差矣。”连傅涛出声反驳,“您苦心钻研三十余载终究还是突破了大儒之境,这可比宴清这小子平白无故便突破儒圣之境要值得庆祝多了,这酒席必须要摆。”

    既然连傅涛都发话了,宋元祯只好喜忧参半的答应了下来。

    远处的李思思一直听着陆宴清这边的动静,当听到要办酒席时,早已着手准备了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