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熙春阁-《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第(2/3)页

    叮咚一声,久违的电子音响起,何仁挥了挥拳头,他没猜错,汝窑圆洗,确实算得上是国宝了!

    “恭喜宿主获得国宝级宝物,奖励【熙春阁图纸】。”

    何仁愣住了……

    熙春阁图纸?这个奖励……好像有点重啊!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熙春阁,这算是一个消失以后,无法重新恢复的建筑,还是技术原因无法恢复。

    熙春阁位于汴京龙德宫,是北宋时期宋徽宗建成的一座楼阁,占地72米见方、高约60米、外观4层实际7层的纯木结构建筑。

    北宋被金人所灭之后,金人入汴京,他们将龙德宫改名为同乐园,并对百姓开放,变成了一个娱乐场所。

    金朝末期,元人攻城,金人几乎将同乐园的所有建筑都拆掉守城去了,唯独熙春阁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可见他们对这座建筑的重视。

    忽必烈攻陷汴京后,看到熙春阁后也懵逼了,于是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让手下将这座建筑就地拆卸,建材运送到元上都,也就是现在的锡林郭勒盟的金莲川草原,在上都城中心重建熙春阁,但是改名为大安阁。

    打那以后,大安阁就成为元朝皇帝举行重大朝政典礼的地方,忽必烈之后的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惠宗等五位皇帝都在这里登基。

    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也在大安阁,比如忽必烈见马可·波罗,就是在大安阁内,当时给马可·波罗都看傻了。

    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和烈汗在都城用大理石和石头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宫殿,大厅和层间涂上了黄金,然后用各种各样的鸟兽和花卉图案加以装饰,精美绝伦,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

    大安阁确实挺大,据说基址平面呈“凸”字形,高70米左右,东西长约36米,南北宽约30米,基址底部转角处的外缘用规整的条形砂岩围筑。

    别看大安阁比熙春阁高了近十米,但还是有缩水和偷工减料的嫌疑。

    毕竟熙春阁是纯木质结构,而大安阁是木石结构建筑,地基和支撑柱用的是大理石和其他石头,还是熙春阁更牛逼一些。

    可惜的是,至元八年,元朝迁都北京,大安阁的地位逐渐下降,然后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可能长得帅的朋友就要问了,像熙春阁和大安阁这么牛逼的建筑,见过的人也那么多,就没人复刻出图纸或者样式吗?

    其实还是有的,不仅有,连熙春阁的具体数据都有记载。

    元朝著名学者和文官王恽在《熙春阁遗制记》中详细描述了熙春阁建筑的形制,“构高二百二十有二尺,广四十六步有奇,从者如之……阁位与平座,迭层为四。每层以古座通籍,实为阁位者三。穿明度暗而上,其为梯道凡五折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