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青釉?”吴钢一怔,然后喊了一句,“汝窑?” 吴钢突然来了这么一嗓子,吓了何仁一跳,手一抖,圆洗差点摔了。 何仁把圆洗放在桌子上,拍了拍胸口,才指着吴钢一顿输出,“你喊个毛?不知道别人鉴定的时候尽量不要大声喧哗吗?万一摔了怎么办?” 这次吴钢倒是没有觉得委屈,而是觉得震惊,“师……师父,真是汝窑?” “还不知道……”何仁挥挥手,“别吵吵,我要仔细鉴定一下。” 何仁此话一出,屋子里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虽然不知道汝窑的具体价格,但也知道是有名的瓷器,非常贵。 尤其是安卫国,他的一个清代的青花釉里红灯笼瓶,都卖了一千五百万,这要是宋代的汝窑圆洗,那得是什么价?五千一百万? 何仁这一鉴定就是将近一个小时,给大家都看饿了,可又不敢催促何仁,甚是难受…… 好不容易等何仁直起身子,伸了个懒腰,张诺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 何仁拿起茶杯,咕咚咕咚灌了一肚子凉茶,这才微微点头,“没看出破绽。” 众人都是一怔,磊叔忍不住问道,“何专家,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没看出破绽是什么意思?” 何仁微微摆手,示意磊叔别急,“要是一般的古董,我肯定就下结论了,但这可是汝窑,再谨慎也不为过。” 磊叔还是不太明白何仁的意思,张诺则是说道,“那你给我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仁点点头,开口道,“鉴定汝窑的方式和标准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五点,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 “所谓青如天,就是指汝窑的釉色。周董的《青花瓷》你们都听过吧?‘天青色等烟雨’,其实说的就是汝窑。” 何仁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向面前的圆洗,“你们仔细看,有光的时候,釉面青中泛黄,关了灯,又青中偏蓝,这就是标准的天青色。” 吴钢举手,“我知道,天青色是有工匠问宋徽宗,汝窑要烧什么颜色。宋徽宗不说话,只是指天。当时恰好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抹青色,所以汝窑便以‘天青色’为目标……” “你这是故事,做不得准。”何仁连连摆手,“真正的原因是烧制天青色釉需要比较高的湿度,古代没有控制湿度的办法,只能等空气湿度大的烟雨天才能烧制成。所以才有‘天青色等烟雨’这个说法。” “呃……” 第(2/3)页